一个字值700万?“暴发户”3亿元买下一幅字帖,专家却说:假的
来源:个人图书馆-格林书屋时间:2023-09-01 09:15:20

中文是世界人民公认的最难学习的语言,汉字也是人们公认的最难书写的文字。汉字从诞生之初到现在,已经经历了上千年时间。

汉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,曾经出现过很多种形态,比如隶书、草书、行书、小篆等等。同时还催生出很多书法作品,我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。


(资料图)

他们的书法作品很难找到真迹,因为纸张不能长时间保存,考古学家从陵墓里出土的字画等作品,大部分都采用密封的方式保存。

很多书画作品一经触碰就会毁坏,因为在地下埋置的时间过长,纸张早已经腐朽不堪。虽说我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书法家,但是他们的真迹很难保存。

王羲之是古代特别出名的书法家,甚至被人们称为“书圣”,他的行书可谓是登峰造极。遗憾的是王羲之并没有真迹现存于世,现存的很多王羲之的作品都是“高仿”,是人们临摹的作品。

然而曾经有位收藏家,花费3.08亿买下王羲之的作品,算下来一个字值700多万,专家却说字是假的。

一、东晋“偶像”王羲之

很多人都听说过王羲之这个人,他“书圣”的称号可谓是家喻户晓,当年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天下闻名。

这使得王羲之被捧上神坛,人们都将其视为神仙般存在。不少人都是王羲之的“死忠粉”,为得到王羲之的作品可谓是费尽心机。

王羲之不仅仅在后世名气比较大,他在东晋时期也是“当红偶像”。王羲之的作品被不少人临摹,一时间竟然真假难辨。

王室宗亲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事情,他们利用权力将王羲之的真迹收入囊中,然后任由临摹本在民间流传。后来到了唐朝时期,唐朝的文人依旧很喜欢王羲之的作品。

这些文人雅士也开始临摹王羲之的作品,因此唐朝时期民间有很多王羲之作品的临摹本流传。而某些唐朝时期的临摹本也流传到现代,让我们有机会一睹王羲之作品的风采。

本次出现在拍卖会上的《平安帖》,便是唐朝时期的临摹本,并非是王羲之的真迹。

二、“暴发户”花费3.08亿购买《平安贴》

民间流传的王羲之临摹本如此之多,那么他的真迹到底在什么地方呢?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无从知晓。

据说唐朝时期李世民也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,他将很多王羲之的作品收录到宫廷里,并且将其很好的保存,据说不少作品还被作为陪葬品带入陵墓。

2010年的时候,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曾出现这样一件拍卖品,它就是王羲之的《平安贴》,这件作品最终被刘益谦以3.08亿的价格拍下。

刘益谦可以说是收藏界的大佬,他有着雄厚的资金,并且向来喜欢拍卖价格最贵的文物,人们亲切的将其称为

“暴发户”。

而在当晚的拍卖会上,价格最贵的便是王羲之的《平安贴》,因此刘益谦不惜花高价将其拍下。事实上刘益谦也不懂书画作品,他只知道王羲之的名气很大。

三、现存王羲之作品几乎都是仿品

《平安贴》的现世,也吸引了很多专家的注意力,然而专家们都一致认为这副《平安贴》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,而是唐朝时期的临摹本。

现在世界上根本没有王羲之的真迹,唐朝时期的临摹本是所有临摹版本中质量最好的作品,也是和王羲之真迹最相仿的作品。

据说王羲之的真迹被武则天带入皇陵,但是武则天的陵墓并没有被打开,因此这样的说法可信度也无法证实。

虽说后世人临摹版本的价值没有王羲之真迹有价值,但是这些临摹本也是我们研究王羲之的凭证,或许这将会是唯一的研究材料。

从某种程度而言,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临摹版本,毕竟它们能够让我们见识到王羲之书法的魅力。

若是没有这些临摹本,或许王羲之只会活在传说当中。其实现存的王羲之“真迹”很多都是临摹本,上海博物馆收藏的《上虞帖》也是如此。

结语

《上虞贴》是王羲之半夜肚子疼的时候写下的作品,其内容比较简短,只是简单的描述了这个过程。当然我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文字的内容,而是王羲之的书写风格。

无论是《平安贴》还是《上虞贴》,它们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,但是于我们而言同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。

关键词: